Il compito degli uomini di cultura è più che mai oggi quello di seminare dei dubbi, non già di raccogliere certezze, Norberto Bobbio

SHANGHAI e SUZHOU: Incontro Conviviale e Festa Italiana per le Celebrazioni del 150o Anniversario dell’Unita’ d’Italia.

Condividi
In occasione del 150o Anniversario dell’Unita’ d’Italia, l’IIC Shanghai e’ lieto di annunciare gli Incontri Conviviali e Feste Italiane, che si terranno giovedi’ 17 marzo 2011:
- a Shanghai, a partire dalle ore 18.00, presso Anfu Road. L’evento e’ organizzato in collaborazione con il Sig. Carlo Scialdone, e promosso da: Ristorante Italiano “Da Marco”; “Fratelli Beretta”; “Gemar Baloons”; “Big Party”; “Intenso - Aroma di Caffe’”;
 - a Suzhou, a partire dalle ore 19.30, presso il Ristorante Italiano “Mammamia”.

Data e Orario: giovedi' 17 marzo 2011, a partire dalle 18.00

Luoghi:  
SHANGHAI: 168, Anfu Road (by Wulumuqi Road), “Chevalier Plaza” - 安福路158号(近乌鲁木齐路),亦园,上海
Sig. Carlo Scialdone
0086-13.77.44.01.360

SUZHOU: Italian Restaurant “Mammamia”, Xingzhou St., Hubin Ave., SIP - 工业园区湖滨大道星洲街玻璃房, 新岛咖啡北, 农历广场喷泉南
Tel.: 0512 6272 8600

Biglietti, coupons e Menus sono disponibili durante gli eventi.

13 commenti:

  1. SHANGHAI and SUZHOU: Italian Festa for 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Ital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Italy, the IIC Shanghai is glad to announce the Italian Festas, which will be held on Thursday 17th March 2011:
    - in Shanghai, starting from 18.00 hrs., at Anfu Road. The event is organiz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Mr. Carlo Scialdone, and sponsored by: Ristorante Italiano “Da Marco”; “Fratelli Beretta”; “Gemar Baloons”; “Big Party”; “Intenso - Aroma di Caffe’”;
    - in Suzhou, starting from 19.30 hrs., at the Italian Restaurant “Mammamia”.

    Date and Time: Thu., 17th March 2011, from 18.00
    SHANGHAI: 168, Anfu Road (by Wulumuqi Road), “Chevalier Plaza” - 安福路158号(近乌鲁木齐路),亦园,上海.
    Sig. Carlo Scialdone, 0086-13.77.44.01.360

    SUZHOU: Italian Reastaurant “Mammamia”, Xingzhou St., Hubin Ave., SIP - 工业园区湖滨大道星洲街玻璃房, 新岛咖啡北, 农历广场喷泉南
    Tel.: 0512 6272 8600

    Tickets, coupons and Menus are available during the events.

    ***

    上海和苏州:意大利统一150周年纪念日欢宴和节日

    值意大利统一150周年纪念日之际,2011年3月17日周四当天将会在上海和苏州举行一系列的欢庆活动:
    上海:从6点开始,在安福路将会举行由Carlo Scialdone先生组织的欢庆Party, 活动的合作方有:意大利Da Marco餐厅;“Fratelli Beretta”; “Gemar Baloons”; “Big Party”; “Intenso– Aroma di Caffe’”.
    苏州:从7点半开始,在Mamma Mia 餐厅将会开始欢庆活动。

    Date and Time: 2011年03月17日,18:00起
    SHANGHAI: 安福路158号(近乌鲁木齐路),亦园,上海
    Sig. Carlo Scialdone, 0086-13.77.44.01.360

    SUZHOU: Italian Reastaurant “Mammamia”, Xingzhou St., Hubin Ave., SIP - 工业园区湖滨大道星洲街玻璃房, 新岛咖啡北, 农历广场喷泉南
    Tel.: 0512 6272 8600

    Tickets, coupons and Menus are available during the events.

    RispondiElimina
  2.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http://www.hudong.com/wiki/%E6%84%8F%E5%A4%A7%E5%88%A9%E7%BB%9F%E4%B8%80%E8%BF%90%E5%8A%A8

    意大利统一运动又称“意大利复兴运动”。
    意大利统一运动 - 简介
    1815-1870 年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15 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 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的统治。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并先后从外国统治下收复各地,最后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
    事件名称 意大利统一运动意大利统一运动又称“意大利复兴运动”。 简介 1815-1870 年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15 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 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的统治。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 [ 进入词条 ][ 进入意大利统一运动维吧 ]

    意大利统一(意大利文:Risorgimento;英文:Italian unification)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间,将意大利半岛内各个国家统一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会过程。
    意大利统一开始和结束的确实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统一是随着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及拿破仑政权的结束而开始,亦随着1871年的普法战争而结束,尽管最后一批收复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圣日耳曼条约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国。

    RispondiElimina
  3.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http://www.hudong.com/wiki/%E6%84%8F%E5%A4%A7%E5%88%A9%E7%BB%9F%E4%B8%80
    目录
    • 1 背景
    • 2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 3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 4 意大利国家的建立

    意大利统一 - 背景
    由拿破仑统治的意大利共和国及其后意大利王国的成立令国内人民产生民族主义的思想。当拿破仑的君主政权开始衰落,他之前确立的其他君主尝试透过满足民族主义者来巩固他们的政权,为革命制造良好的时机。这些君主中包括向奥地利争取在意大利王国继任的意大利殖民统治者Eugène de Beau,以及要求意大利爱国者协助在其统治下统一意大利的若阿尚•缪拉(参阅 Proclama di Rimini)。
    意大利统一运动
    随着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战败,维也纳会议正式召开以重新画定欧洲大陆。在意大利,会议恢复拿破仑时代前的各国独立政府,当中一些是直接统治的,一些则受欧洲列强的强大影响。不过,多个意大利国家内都有团体再次推动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众间点燃了的民族主义的火焰燃烧起来。当时,争取意大利统一被认定是与奥地利帝国及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因为它们直接控制着现时的意大利东北部以意大利文为母语的部分,同时亦是对抗统一的最强大的单一力量。奥地利帝国顽抗意大利半岛(以及帝国内其他地方)的民族主义思维——当时,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指“意大利”这个词语是单纯的“地理名词”(Geographical Expression)。艺术和文学思维亦转向民族主义,其中最著名的也许是亚历山大•曼佐尼的《约婚夫妇》I Promessi Sposi (The Betrothed)。有些人将这本小说当作对奥地利的统治的批评。无论如何,这本小说在1822年出版,并在其后数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标准化的托斯卡纳方言,这是作者深思熟虑后为了提供一种所有意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标准语言而作出的努力。

    支持统一的人亦面对教廷的反对,尤其在与给他们某程度上的自治权的教皇国建立邦联制失败后。当时的教宗庇护九世恐怕放弃当地的势力会令意大利天主教徒受迫害(Hales, 1958)。

    即使是希望见到半岛统一成一个国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团体亦不能就统一国家的应实行的制度达成共识。其中一个建议(约1847年—1848年)认为应在教宗的统治下建立邦联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团体希望建立一个共和国。但最后却由一个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及其首相加富尔掌握了统一意大利为君主政体的权力。
    纠泽佩•马志尼
    纠泽佩•马志尼其中一个最具影响力的革命组织是烧炭党(Carbonari),这秘密组织于十九世纪初在意大利南部成立。组织的意念来自法国大革命,成员主要来自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维也纳会议将意大利半岛分给欧洲列强后,烧炭党分子分散到教皇国、萨丁尼亚王国、托斯卡纳大公国、摩德纳公国以及伦巴第-威尼斯王国。这些国家对该组织非常恐惧,因而通过一个条例,对参与烧炭党会议的人判以死刑。但组织仍继续存在,并由1820年起发起多次暴动。烧炭党因拿破仑三世统一意大利失败而将他判处死刑,更差点成功以此为由刺杀他。统一运动的领袖大多是这组织的成员。

    统一运动中两个重要人物是意大利统一的倡导者纠泽佩•马志尼和朱塞佩•加里波第。在较保守的君主立宪支持者中,加富尔和其后成为第一个意大利国王的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同为重要人物。
    热那亚人马志尼于1830年成为烧炭党的成员。他在革命运动中的活动令他在加入后不久便被囚禁。在狱中,他断定意大利“可以并因此应该”统一,又系统化他建立“单一、自由、独立、共和”的国家并以罗马为首都的革命活动。1831年出狱后,他到了马赛,在当地成立了一个新政治组织,名为意大利青年党 (La Giovine Italia)。新组织的格言是"God and the People",以统一意大利为目标。

    尼斯(后来萨丁尼亚王国的一部分)人加里波底在1834年参与皮埃蒙特的起义,因而被判死刑,但最后逃亡到南美洲。他在当地逗留了十四年,参与多场战争,于1848年返回意大利。
    意大利统一 -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烧炭党叛乱(1820年—1821年)
    1814年烧炭党(马志尼,后组‘青年意大利党’)开始在那不勒斯组织革命活动;至1820年组织已强大得足以凭自己的军队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国王答应实行烧炭党草议的新宪法。但翌年革命被奥地利人以“神圣同盟”在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中介人身份镇压。
    两西西里王国叛乱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宪法,促进了意大利相似的活动。从西班牙人的经验得到启发,两西西里王国的军队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挥的一个团——一个烧炭党——造反,征服两西西里王国的半岛部分。国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颁布新宪法。但革命人士无法赢得公众的支持,更成为神圣同盟的奥牙利军队。斐迪南德一世废除宪法,并开始有系统地迫害革命者。[1]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谢勒•阿玛尼,在其后数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乱
    皮埃蒙特的革命运动领袖是Santorre di Santarosa,他希望能赶走奥地利人,并将意大利统一到萨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Alessandria开始,军队在当地采用了奇萨尔皮尼共和国的绿、白、红三色旗。在国王离开国家时代为处理事务的摄政王通过新宪法以安抚革命者,但国王回国后却推翻了宪法,并向神圣同盟寻求援助。Di Santarosa的军队战败。
    1830年叛乱
    1830年左右,支持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的革命意识高涨;一连串叛乱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一个国家奠定基础。
    The Duke of Modena, Francis IV野心很大,希望藉著扩大势力范围而成为意大利北部的国王。1826年,Francis明言他不会阻止破坏意大利统一的反对势力。受到声明的鼓励,当地的革命人士开始组织起来。

    RispondiElimina
  4.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1831年,法国七月革命期间,革命人士迫使国王退位,[2]并在法国新国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励下开始七月王朝。[3]路易•菲利浦答应包括Ciro Menotti在内的革命人士,如果奥地利尝试干扰军队,他会作出干预。不过,因为害怕会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Menotti计划的起义中没有作出干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31年,Papal police得悉Menotti计划的叛乱,将他和其他谋反者拘捕。

    同时,亦有其他叛乱在波隆那、Forlì、拉文纳、Imola、费拉拉、Pesaro和Urbino的Papal Legations发生。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满整个Papal Legations,他们新成立的当地政府宣称建立了一个统一个意大利国家。

    在Modena及Papal Legations的革命掀起了Duchy of Parma的类似活动,大公国亦采用了三色旗;Marie Louise公爵离开了城市。

    发生叛乱的省计划统一为Province Italiane unite(统一的意大利省),当时的教宗国瑞十六世向奥地利求助以对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奥地利没有意图让意大利的问题自由发展,而且不会忍受法国的干预。路易•菲利浦拒绝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国居住的意大利爱国人士。
    1831年春天,奥地利军队开始进军意大利半岛,慢慢镇压每个发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结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运动,并捕获了其领袖,包括Menotti。
    意大利统一 -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1848年1月,革命骚乱开始在西西里岛发生。不久,革命扩展至整个欧洲。1848年2月,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告成立。骚乱无可避免扩展至意大利,事实上革命者亦强迫大部分意大利统治者实行君主立宪,而在米兰和威尼斯的起义亦暂时驱逐了奥地利人。

    不久,萨丁尼亚王国国王卡洛•阿尔贝托认定统一意大利的时刻已经来临。宣称“意大利会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奥地利宣战。在Battle of Custoza中,他于7月24日迅速被奥地利元帅约瑟夫•拉德斯基打败。双方很快便达成停战协定,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个伦巴底-威尼斯大区,但威尼斯得以幸免,一个共和国在达尼埃尔•曼宁领导下于威尼斯宣告成立。
    朱塞佩•加里波第
    朱塞佩•加里波第当拉德斯基巩固他在伦巴底-威尼斯大区的势力,以及阿尔贝托的伤势渐愈时,事情在意大利其他部份变得更严重。三月时勉强答应宪法的君主开始与他们的宪政大臣发生冲突,经常导致正面冲突。最初,共和国取得优势,迫使君主逃离他们的首都。这包括当时的教宗庇护九世。庇护九世最初被视为改革者,但与革命人士的冲突令他对君主立宪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至1849年初他逃离罗马。激进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包括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罗马共和国。

    列强有机会对罗马共和国的成立作出回应前,在阿尔贝托的军队接受逃亡海外的波兰元帅Albert Chrzanowski训练的同时,阿尔贝托决定再次与奥地利决战。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Novara中被拉德斯基再次击败。这次战败是最后一次。阿尔贝托退位,由他的儿子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统一意大利或征服伦巴底的野心亦已经——至少暂时——结束。战争于8月9日签署条约后正式结束。

    战后剩下罗马及威尼斯共和国。四月,Nicolas Oudinot下的一支法国军队被派遣到罗马。表面上,法国人希望协助教宗及其国民和解,但不久法国人被迫倾向某一方,并决定恢复教宗的地位。经过两个月的围城,罗马于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复位。加里波底和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国纽约市。同时,奥地利人包围威尼斯,威尼斯被迫于8月24日投降。奥地利人亦发起恢复意大利中部的秩序,恢复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并建立他们对教皇国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1848年革命,也被称作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意大利统一 - 意大利国家的建立
    1859年战争及结果
    尽管卡洛•阿尔贝托已经被奥地利人彻底击败,但是皮埃蒙特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加富尔在1852年成为首相,同样也有着扩张的雄心。但是他已经察觉到仅凭撒丁王国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希望借助英法的力量赶走奥地利人。

    为此,撒丁王国在1855年加入了克里米亚战争并支持英国和法国。但是这一做法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意大利人的利益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被忽视了。尽管如此,这场战争还是取得了一个有益的结果,奥地利被孤立了,因为它试图在战争中对战争双方搞平衡,以至于战争双方对其都没有好感。
    拿破仑三世
    在1858年1月14日,一个意大利民族主义者Felice Orsini试图行刺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信给拿破仑三世,呼吁他给予意大利民族主义者以帮助。拿破仑三世在年轻的时候曾加入过烧炭党,他还认为自己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开始坚信自己应该为意大利的命运做些什么。1858年夏,加富尔与拿破仑会面,双方同意对奥地利联合作战。按照协议撒丁王国在战后接收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伦巴第和威尼斯)以及帕尔马和摩德纳,与此同时,法国将获得撒丁王国在阿尔卑斯山麓的领地萨伏依和尼斯。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将保持原样,尽管据传皇帝的侄子将取代哈布斯堡家族而成为托斯卡纳的主人。为了使法国的干涉不被视为侵略行径,加富尔将煽动伦巴第的革命活动,从而引诱奥地利的入侵。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计划的那样顺利。奥地利人在处理皮埃蒙特人引发的叛乱时表现得出奇地有耐心。皮埃蒙特人在1859年三月的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败,从而使得引诱奥地利入侵的计划破产。没有奥地利的入侵,法国就无法名正言顺地“干涉”。失去了法国的支持,加富尔就无法承担战争的风险了。正在这个时候,奥地利发出了解除动员的最后通牒,皮埃蒙特当然加以拒绝,使得奥地利看起来是入侵者,使得法国能够顺利“干涉”。

    这场战争很快结束。即使奥地利推进至皮埃蒙特,亦无力对抗。在由拿破仑三世带领的法国军队抵达前,奥地利已无法保住阿尔卑斯山的路线。6月4日的马真塔战争中,法国和萨丁尼亚战胜Gyulai伯爵的奥地利军队,奥地利由伦巴底的大部分地区撤军,拿破仑和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米兰。6月24日,两军之间的第二场战争于苏法利诺爆发。奥地利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亦有亲自指挥其军队,双方皆展示了一些作战技巧,但法国亦再次战胜。奥地利撤军至威尼西亚边境的要塞。
    拿破仑三世被伤亡人数所触动,并且他早在1852年就表示过“法兰西帝国代表和平”,再加上来自普鲁士的威胁和国内罗马天主教徒的抗议,他决定于1859年7月12日签署自由镇(Villafranca)停火协议,结束这场战争。意大利人赢得了伦巴第,但未能进一步收复威尼西亚地区,而且他们对拿破仑三世的表现失望透顶。加富尔伯爵(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原坚持继续对奥地利进行军事行动,受到伊曼纽二世所拒,因此愤而辞职。1860年意大利王国成立。

    这场战役对未来军事行动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亨利•杜南亲眼见证了这场战役,他目睹了战场上受伤士兵的痛苦,萌生了开展一项运动的想法,而这场运动最终促成了《日内瓦公约》的通过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创立。
    第三次独立战争 (1866年)
    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奥匈帝国与普鲁士竞争在德意志诸国的领导或优势地位。意大利王国抓住这个机会占领于奥匈帝国手中的威尼西亚和与普鲁士结成盟友。奥地利试图去说服意大利王国政府去接受威尼西亚以作为代价以不插手战事。然而,于4月8日意大利王国与普鲁士两个政权签订一个协议去支持意大利王国取得威尼西亚。在6月20日,意大利王国公开宣布与奥匈帝国发生战争。在意大利一统的背景当中,普奥战争被称为“第三次独立战争”。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催促引导军队穿过Mincio去入侵威尼西亚,同时加里波底率领他那支名为Hunters of the Alps的志愿军去入侵蒂罗尔。意大利王国陆军的冒险事业以彻底失败告终。意大利王国的陆军在6月24日遭遇奥地利军队于库斯托查之战中遭受一场决定性的失败。7月3日,萨多瓦会战,奥军被普军完全击败,普军进逼维也纳。同时,加里波底率领志愿军在蒂罗尔奋战,连战获胜,攻克蒂罗尔南部全境,但国王却命令志愿军撤退,使得蒂罗尔再次落入奥军手中。7月20日,意大利的Regia Marina将军于利萨海战中遭到惨败,不但未能攻克利萨岛,更损失了一两艘军舰,被逼转攻为守。意大利命运并未全部如此凄凉的,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愿军战胜了奥军于battle of Bezzecca,攻占大片特伦蒂诺的土地,并朝特伦托进军。

    期间,普鲁士的首相俾斯麦见到他的目标已经在战争中结局已经达成了,并与奥地利签订了一份停战协定于7月26日。意大利王国已经被她的盟国所离弃,遂正式于8月12日与奥地利停战。加里波底于胜利的行军中被召回,并且发出一份简短的辞职电报,上只有“Obbedisco”(我服从)一字。

    RispondiElimina
  5.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http://wenwen.soso.com/z/q175589412.htm

    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语:Giuseppe Garibaldi)(1807年7月4日—1882年6月2日)是个意大利爱国志士及军人。他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另两位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创立青年意大利党的马志尼)。而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他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欧洲资本主义的摇篮。但是,自从中世纪以来,它曾长期陷入四分五裂、内乱不息的局面。从16世纪起,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先后入侵意大利。意大利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英勇斗争。到19世纪中叶,席卷意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
      第一次独立战争(1848—1849年)。这次战争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势不断高涨,各邦国在人民运动推动下被迫对奥地利宣战。但是各邦国君主作战不坚决,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导致对奥战争失败。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首先爆发人民起义,揭开意大利独立战争序幕。3月,米兰人民发动起义,解放米兰;威尼斯人民起义,宣布建立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在各地人民起义浪潮冲击下,各邦君主被迫对奥作战。但是,战至4月底,罗马教皇呼吁停止反奥战争,并从前线撤回军队。西西里起义被镇压,各邦君主的叛变使奥地利获得了喘息之机。6月,奥军得到增援后转入反攻。7月,奥军重占米兰并围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国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
      反奥战争失败,独立战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领导权的新阶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对奥战争的失败激起意大利人民的愤怒,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将独立战争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坚守城池,托斯坎纳人民发动起义,成立共和国。1849年初,罗马共和国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国国王决定重新对奥作战,但奥军7万人重创撒丁军队,撒丁王国的对奥战争彻底失败。奥军乘胜长驱直入。
      罗马教皇向欧洲天主教国家求援,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聚会加埃塔,制定联合干涉罗马共和国计划。4月,法军1万人向罗马进逼,奥军侵占博洛尼亚,西军逼近罗马以南,对罗马形成围歼态势。加里波第率共和国军多次挫败敌军进攻,迟滞敌军推进。罗马共和国暂时转危为安。6月,法军得到增援后,双方在罗马城外激战。6月23日,法军发起总攻,共和国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7月1日,议会决定停止战斗,撤出罗马;3日,法军开进罗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奥军攻陷。至此,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
      第二次独立战争(1859—1860年)。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失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受到沉重打击。50年代,民主派不断分化、瓦解,资产阶级自由派应运而生。1859年4月初,撒丁军队开始动员,月底,奥军开始出击,战争爆发。5月底,双方进行首次交战,联军获胜,加里波第率志愿军深入敌后,连战皆捷,解放大片地区,广大群众揭竿而起,纷纷加入志愿军,加里波第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地牵制奥军作战行动。6月战事,联军损失惨重,其中奥军被逐出伦巴底。对奥战争的胜利,推动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人民起义席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岛全部,为进军意大利本土做了准备。8月初,加里波第开始进军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晓,在卡拉布里亚登陆;20日发起勒佐之战;勒佐之战后,加里波第挥师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进入那不勒斯城,王国守军不战而降;10月,加里波第与西西里岛守军展开激战,由于敌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加里波第付出重大伤亡后重创守军,守军退却,死守阵地;11月初,南部地区宣布并入撒丁省。战至1861年3月,意大利基本实现统一。
      第三次独立战争(1866—1870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企图通过王朝战争,夺取威尼斯。1866年4月,时值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而发生尖锐矛盾。1866年4月,普意结成反奥军事同盟,6月,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乘机对奥宣战,第三次独立战争爆发。6月24日,奥意两军在库斯托扎进行大规模会战,意军遭重创,被迫撤至明乔河。
      同时,奥军主力撤回本土,意军免遭打击。加里波第协助政府军作战,深入敌后,连战皆捷。但意大利政府迫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压力,强令加里波第撤出奥军战略据点南提罗尔,致使该地重归奥军之手。同时,奥意海军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海域进行一场殊死海战,意军损失惨重,3艘装甲舰沉没,其余舰只撤出战斗。奥军损失甚微。奥意战争结束后,加里波第为解放罗马奔走呼号。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军打败一支教皇部队,攻占蒙特罗顿多要塞。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加里波第进攻罗马,派远征军经海路在奇维塔维基亚登陆,于10月26日进驻罗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进至门塔纳,遭法军和教皇军队阻击。由于法军装备新式步枪,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创,进军罗马行动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法军。9月2日,法军在色当之战中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王国政府不再担心法国的干涉,遂派6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夺占罗马。9月20日,政府军和加里波第部同时开进罗马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终于完成。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至罗马。
      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经历了长期、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过程,唤起了意大利民族的觉醒。1848—1870年的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使意大利摆脱长期受外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大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在意大利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民主派主张“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的道路。由于民主派势单力薄,加之内部不团结,“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较成熟,因而成为独立战争的领导力量。
      意大利独立战争造就了杰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在战前通过一系列军事实践活动,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三次独立战争中,他指挥若定,多次打败兵力上占优势的敌军,取得辉煌战绩。他善于发扬革命军队的政治优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称他为“现代游击战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军事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RispondiElimina
  6.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http://baike.baidu.com/view/755627.htm
    意大利统一运动
    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
    1815-1870 年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15 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 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的统治。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并先后从外国统治下收复各地,最后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
    目录
    历史背景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历史过程
    意大利的统一
    历史背景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历史过程
    意大利的统一
      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大多数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随着工

    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和地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日益高涨。
      当时,奥地利统治着意大利的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邦国;西班牙的波旁王室仍控制着南部的西西里王国;法国于1848年派兵帮助教皇国镇压革命后,军队赖在罗马不走。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他位于意大利北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达的邦国。撒丁王国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的旨在自下而上完成统一的多次武装起义连连受挫。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希望在撒丁王国来领导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编辑本段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烧炭党叛乱(1820年—1821年)
      1814年烧炭党(马志尼,后组『青年义大利党』)开始在那不勒斯组织革命活动;至1820年组织已强大得足以凭自己的军队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国王答应实行烧炭党草议的新宪法。但翌年革命被奥地利人以「神圣同盟」在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中介人身分镇压。
    两西西里王国叛乱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宪法,促进了意大利相似的活动。从西班牙人的经验得到启发,两西西里王国的军队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挥的一个团——一个烧炭党——造反,征服两西西里王国的半岛部分。国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颁布新宪法。但革命人士无法赢得公众的支持,更成为神圣同盟的奥牙利军队。斐迪南德一世废除宪法,并开始有系统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谢勒•阿玛尼,在其后数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乱
      皮埃蒙特的革命运动领袖是皮埃蒙特 ,他希望能赶走奥地利人,并将意大利统一到萨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开始,军队在当地采用了奇萨尔皮尼共和国的绿、白、红三色旗。在国王离开国家时代为处理事务的摄政王通过新宪法以安抚革命者,但国王回国后却推翻了宪法,并向神圣同盟寻求援助。 的军队战败。
    1830年叛乱
      1830年左右,支持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的革命意识高涨;一连串叛乱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一个国家奠定基础。
      1826年,法国明言他不会阻止破坏意大利统一的反对势力。受到声明的鼓励,当地的革命人士开始组织起来。
      1831年,法国七月革命期间,革命人士迫使国王退位,并在法国新国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励下开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答应包括 在内的革命人士,如果奥地利尝试干扰军队,他会作出干预。不过,因为害怕会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计划的起义中没有作出干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31年, 得悉计划的叛乱,将他和其他谋反者拘捕。
      同时,亦有其他叛乱在波隆那发生。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满整个意大利 ,他们新成立的当地政府宣称建立了一个统一个意大利国家。
      发生叛乱的省计划统一为 (统一的意大利省),当时的教宗国瑞十六世向奥地利求助以对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奥地利没有意图让意大利的问题自由发展,而且不会忍受法国的干预。路易•菲利浦拒绝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国居住的意大利爱国人士。
      1831年春天,奥地利军队开始进军意大利半岛,慢慢镇压每个发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结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运动,并捕获了其领袖。
    编辑本段历史过程
      资产阶级民族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来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他们在意大利各地进行了许多武装暴动和暗杀活动,但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先后都失败了。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的首相,推行了富国强兵政策:改革财税制度,增加国家收入;资助铁路、港口建设,发展工商业;降低关税,实行自由贸易;等等。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加富尔深知,单靠撒丁王国的力量,无法赶走外国势力,统一意大利。他决定先设法取得法国的支持,打击主要敌人奥地利。
      加富尔先是在国际上痛陈奥地利对意大利的专横统治,取得国际舆论的支持。1858年夏,加尔与拿破仑三世秘密会晤,达成协议:法国参加对奥作战,帮助撒丁王国收得伦巴底和威尼斯地区;意大利允诺把萨伏依和尼斯两地割让给法国作为酬谢。
      1858年,对奥战争爆发。法、撒军队连战连捷,意大利北部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响应。拿破仑三世担心意大利革命运动高涨会危及法国利益,单独同奥地得议和,中止战争。但是,统一大势不可逆转,
    编辑本段意大利的统一
      1859年,意大利北部基本完成了统一。
      1860年,两西西里人民受北方形势的影响,纷纷起义。富有传奇色彩的加里波第闻讯,率领一支千余人的志愿军南下,远征两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不久,加里波第将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撒丁王国国王成为意大利国王。后来,意大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70年代初,最终完成了统一。
      统一以后,意大利结束了异族压迫和分裂割剧的局面,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意大利的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自然资源又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RispondiElimina
  7.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http://5cb.net/thesis/74257.htm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工业革命在顺利进行,各国的工业、农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通过革命夺取统治权力或与开明贵族联合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资产阶级制度在欧洲大陆进入最后确立阶段。民族主义在欧洲日益兴起,争取民族独立与促进民族觉醒的运动不断发起。封建势力在这些产业革命、政治革命、民族革命的冲击下土崩瓦解,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也随之迅速解体。综上即为此时期的时代特点,其完美体现即为德意统一的完成。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与意大利均在一个核心人物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排除阻碍势力完成国家的统一,成为国际关系中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影响国际局势的走向。但因两国统一背景、经济实力、敌对势力等方面的不同,各国运动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从两国统一的具体活动中有充分的体现。法国是两场统一运动的参与者,两国对法态度的演变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相同与不同的统一。
    目录 1.首先,两国领导者开始时均对法王展开外交攻势,以双方领导人的会晤来稳定两国关系,且都以领土为诱饵诱惑法王,已达到各自目的。
    2.其次,双方与法的关系都随着统一运动的深入进行而偏离了开始的方向。
    3.最后,两国统一运动的最终完成均对法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RispondiElimina
  8. ECCO COME I CINESI VEDONO IL NOSTRO RISORGIMENTO!


    http://iask.sina.com.cn/b/7581150.html

    意大利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调回罗马的法国驻军。9月,意大利军队进入教皇辖地。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功告成。

    意大利统一的过程

    意大利统一所遇到的头号敌人是欧洲传统强国奥地利。它不仅直接占领着伦巴底和威尼斯,还支配着中部的三个小邦国。然而,以撒丁王国的实力又不足以对付奥地利,因此加富尔极力想依靠法国的帮助把奥地利从意大利的土地上驱逐出去。1858年7月21日,加富尔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会晤于法国南部小镇普隆比埃尔,双方商定: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将奥地利逐出伦巴底和威尼斯,而撒丁王国将把尼斯和萨伏伊地区割让给法国作为报偿。

    1859年5月,法、撒联合对奥地利的战争爆发。法、撒联军连续取得马詹塔和索尔菲里诺战役的胜利,迫使奥军退守威尼斯的曼图亚等要塞,形势极为不利。

    对奥战争的开始和胜,激起了意大利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意大利各邦革命的爆发。托斯坎那、帕尔马和摩地纳先后发生起义,旧统治者被赶走,由资产阶级自由派领导的临时政府建立起来。

    然而,拿破仑三世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并非是为了支持意大利统一。恰恰相反,法国永远不会容许一个统一的、独立的意大利存在。他出兵的意图是打击世仇奥地利,提高自己的声望,并将法国势力进一步向意大利渗透。当他看到意大利革命高潮掀起,局势很难控制而奥地利仍有较强实力时,便不肯再战。他背着撒丁王国,在1859年7月同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卡协定,规定奥地利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转让给撒丁王国,但奥地利仍可保有威尼斯。迫于法国压力,撒丁王国不得不接受该协定,并把尼斯和萨伏伊割让给法国。意大利的利益被拿破仑三世出卖了。

    法、撒联合对奥地利的战争尽管半途而废,但撒丁王国毕竟收回了伦巴底地区,意大利统一关键性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1860年3月,意大利中部各邦——托斯坎那、帕尔马和摩地纳进行了全民投票,正式与撒丁王国合并。意大利统一再获突破性进展。

    在北方革命的感召下,1860年4月,两西西里人民发动起义,使意大利统一运动再次出现高潮。为支援起义,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了“千人志愿军”(又称“红衫军”),由加里波第指挥,于5月初南下远征两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首都那不勒斯。11月7日,撒丁王国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二世在加里波第陪同下进入那不勒斯。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二世成为意大利国王。但此时,包括罗马在内的大部分教皇国仍处于意大利王国之外,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区仍处于奥地利统治下,统一并未完成。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加入普鲁士一方对奥作战。最后由于奥地利被普鲁士战败,根据维也纳条约,威尼斯归还意大利。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调回罗马的法国驻军。9月,意大利军队进入教皇辖地。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功告成。

    意大利统一基本是以“自上而下”的道路完成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诸方面都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在经济上,封建的土地制度——世代永佃制被保留下来。1866年实行的民法保留了很多奴役性条款。在政治上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世袭的国王保留着很大的权力,众议院的选举有很高的财产资格限制,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手中。

    但意大利统一的完成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主要障碍。统一后的意大利各邦间的关税壁垒被消除,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得以统一,铁路和公路的建设蓬勃开展,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市场,推动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回答:2006-12-30 21:30

    RispondiElimina
  9. 纠泽佩•加里波底
    当拉德斯基巩固他在伦巴底-威尼斯大区的势力,以及阿尔贝托的伤势渐愈时,事情在意大利其他部份变得更严重。三月时勉强答应宪法的君主,开始与他们的宪政大臣发生冲突,经常导致正面冲突。最初,共和国取得优势,迫使君主逃离他们的首都。这包括当时的教宗庇护九世。庇护九世最初被视为改革者,但与革命人士的冲突令他对君主立宪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至1849年初他逃离罗马,前往两西西里王国的加埃塔。激进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包括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罗马共和国。
    列强有机会对罗马共和国的成立作出回应前,在阿尔贝托的军队接受逃亡海外的波兰元帅Albert Chrzanowski训练的同时,阿尔贝托决定再次与奥地利决战。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诺瓦拉战役中,被拉德斯基再次击败。这次战败是最后一次。阿尔贝托退位,由他的儿子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统一意大利或征服伦巴底的野心亦已经——至少暂时——结束。战争于8月9日签署条约后正式结束。
    战后剩下罗马及威尼斯共和国。四月,查尔斯•乌迪诺指挥下的一支法国军队被派遣到罗马。表面上,法国人希望协助教宗及其国民和解,但不久法国人被迫倾向某一方,并决定恢复教宗的地位。经过两个月的围城,罗马于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复位。加里波底和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国纽约市。同时,奥地利人包围威尼斯,威尼斯遭受炮轰及瘟疫,而被迫于8月24日投降。奥地利人亦发起恢复意大利中部的秩序,恢复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并建立他们对教皇国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1848年革命,也被称作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编辑]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编辑] 1859年战争及结果
    主条目: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尽管卡洛•阿尔贝托已经被奥地利人彻底击败,但是皮埃蒙特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加富尔在1852年成为首相,同样也有着扩张的雄心。但是他已经察觉到仅凭撒丁王国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希望借助英法的力量赶走奥地利人。
    为此,撒丁王国在1855年加入了克里米亚战争并支持英国和法国。但是这一做法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意大利人的利益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被忽视了。尽管如此,这场战争还是取得了一个有益的结果,奥地利被孤立了,因为它试图在战争中对战争双方搞平衡,以至于战争双方对其都没有好感。
    在1858年1月14日,一个意大利民族主义者Felice Orsini试图行刺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信给拿破仑三世,呼吁他给予意大利民族主义者以帮助。拿破仑三世在年轻的时候曾加入过烧炭党,他还认为自己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开始坚信自己应该为意大利的命运做些什么。1858年夏,加富尔与拿破仑会面,双方同意对奥地利联合作战。按照协议撒丁王国在战后接收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伦巴第和威尼斯)以及帕尔马和摩德纳,与此同时,法国将获得撒丁王国在阿尔卑斯山麓的领地萨伏依和尼斯。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将保持原样,尽管据传皇帝的侄子将取代哈布斯堡家族而成为托斯卡纳的主人。为了使法国的干涉不被视为侵略行径,加富尔将煽动伦巴第的革命活动,从而引诱奥地利的入侵。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计划的那样顺利。奥地利人在处理皮埃蒙特人引发的叛乱时表现得出奇地有耐心。皮埃蒙特人在1859年三月的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败,从而使得引诱奥地利入侵的计划破产。没有奥地利的入侵,法国就无法名正言顺地“干涉”。失去了法国的支持,加富尔就无法承担战争的风险了。正在这个时候,奥地利发出了解除动员的最后通牒,皮埃蒙特当然加以拒绝,使得奥地利看起来是入侵者,使得法国能够顺利“干涉”。
    这场战争很快结束。即使奥地利推进至皮埃蒙特,亦无力对抗。在由拿破仑三世带领的法国军队抵达前,奥地利已无法保住阿尔卑斯山的路线。6月4日的马真塔战争中,法国和萨丁尼亚战胜于来(Gyulai)伯爵的奥地利军队,奥地利由伦巴底的大部分地区撤军,拿破仑和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米兰。6月24日,两军之间的第二场战争于苏法利诺爆发。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亦有亲自指挥其军队,双方皆展示了一些作战技巧,但法国亦再次战胜。奥地利撤军至威尼西亚边境的四角防线(Quadrilatero,由四个要塞组成,分别是莱尼亚戈(Legnago)、凡罗拿(Verona)、曼图亚(Mantua)和佩斯基耶拉(Peschiera))。
    当皮埃蒙特准备攻入威尼西亚前,拿破仑三世决定退出战争。拿破仑三世退出战争的原因有很多,他认为攻下威尼西亚中,将会发生漫长而血腥的战斗、担心德意志各邦的干涉,因为各邦已经动员兵力准备支援奥国、畏惧出现过于强大的皮埃蒙特-萨丁尼亚。7月11日,拿破仑三世与奥皇于维拉法兰卡(Villafranca)秘密会晤,并没有通知其盟友皮埃蒙特。二人达成对冲突结束的共识,奥地利维持对威尼西亚统治、伦巴底划归法国后,法国将此地割予皮埃蒙特、其余意大利边界维持不变。在中意大利,当地的政权因为战争的爆发而中断统治,包括托斯卡纳、帕尔马和摩德纳的统治者,他们均逃往奥地利。那些统治者的政权将获重建,而教宗对其北部辖地(Papal Legations),罗马涅、费拉拉及博洛尼亚之统治保持不变。由于拿破仑三世未有实现他与皮埃蒙特的协议,他将不会获取萨伏依及尼斯二地。
    萨丁尼亚人对于盟友的背叛极为愤怒。加富尔强烈要求伊曼纽尔二世,无论如何亦要继续战争,但对方决定接受事实,加富尔因而辞职。维拉法兰卡的停战协定,于同年11月10日的苏黎世条约中获得正式承认。由于法国拒绝施压要求皮军撤退及维持旧边界不变,而奥国亦无力驱逐皮军,皮埃蒙特军队遂占领了一些小邦及教皇国北部。同年12月,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及教皇国北部辖地联合组成中意大利联合省(the United Provinces of Central Italy)。联合省希望并入萨丁尼亚之内,并且得到英国的鼓励。
    1860年1月,加富尔胜利重掌权力,并希望吞并联合省,但他深知必须得到法国的同意才能成功。拿破仑三世同意皮埃蒙特吞并联合省,以交换取得皮埃蒙特的萨伏依及尼斯二地。中意进行公投,同意并入萨丁尼亚。3月20日,合并完成,萨丁尼亚王国控制了意大利中、北部大片土地。

    RispondiElimina
  10. 纠泽佩•马志尼
    其中一个最具影响力的革命组织是烧炭党(Carbonari),这秘密组织于十九世纪初在意大利南部成立。组织的意念来自法国大革命,成员主要来自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维也纳会议将意大利半岛分给欧洲列强后,烧炭党分子分散到教皇国、萨丁尼亚王国、托斯卡纳大公国、摩德纳公国以及伦巴第-威尼斯王国。这些国家对该组织非常恐惧,因而通过一个条例,对参与烧炭党会议的人判以死刑。但组织仍继续存在,并由1820年起发起多次暴动。烧炭党因拿破仑三世统一意大利失败而将他判处死刑,更差点成功以此为由刺杀他。统一运动的领袖大多是这组织的成员。
    统一运动中两个重要人物是意大利统一的倡导者纠泽佩•马志尼和纠泽佩•加里波底。在较保守的君主立宪支持者中,加富尔和其后成为第一个意大利国王的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同为重要人物。
    热那亚人马志尼于1830年成为烧炭党的成员。他在革命运动中的活动令他在加入后不久便被囚禁。在狱中,他断定意大利“可以并因此应该”统一,又系统化他建立“单一、自由、独立、共和”的国家并以罗马为首都的革命活动。1831年出狱后,他到了马赛,在当地成立了一个新政治组织,名为义大利青年党 (La Giovine Italia)。新组织的格言是"God and the People",以统一意大利为目标。
    尼斯(后来萨丁尼亚王国的一部分)人加里波底在1834年参与皮埃蒙特的起义,因而被判死刑,但最后逃亡到南美洲。他在当地逗留了十四年,参与多场战争,于1848年返回意大利。
    [编辑]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编辑] 烧炭党叛乱(1820年—1821年)
    1814年烧炭党(马志尼,后组‘青年义大利党’)开始在那不勒斯组织革命活动;至1820年组织已强大得足以凭自己的军队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国王答应实行烧炭党草议的新宪法。但翌年革命被奥地利人以“神圣同盟”在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中介人身分镇压。
    [编辑] 两西西里王国叛乱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宪法,促进了意大利相似的活动。从西班牙人的经验得到启发,两西西里王国的军队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挥的一个团——一个烧炭党——造反,征服两西西里王国的半岛部分。国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颁布新宪法。但革命人士无法赢得公众的支持,更成为神圣同盟的奥牙利军队。斐迪南德一世废除宪法,并开始有系统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谢勒•阿玛尼,在其后数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编辑] 皮埃蒙特叛乱
    皮埃蒙特的革命运动领袖是Santorre di Santarosa,他希望能赶走奥地利人,并将意大利统一到萨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Alessandria开始,军队在当地采用了奇萨尔皮尼共和国的绿、白、红三色旗。在国王离开国家时代为处理事务的摄政王通过新宪法以安抚革命者,但国王回国后却推翻了宪法,并向神圣同盟寻求援助。Di Santarosa的军队战败。
    [编辑] 1830年叛乱
    1830年左右,支持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的革命意识高涨;一连串叛乱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一个国家奠定基础。
    摩德纳公国的法兰西斯四世野心很大,希望借着扩大势力范围而成为意大利北部的国王。1826年,法兰西斯四世明言他不会阻止破坏意大利统一的反对势力。受到声明的鼓励,当地的革命人士开始组织起来。
    1831年,法国七月革命期间,革命人士迫使国王退位,并在法国新国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励下开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答应包括Ciro Menotti在内的革命人士,如果奥地利尝试干扰军队,他会作出干预。不过,因为害怕会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Menotti计划的起义中没有作出干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31年,教皇国警察得悉Menotti计划的叛乱,将他和其他谋反者拘捕。
    同时,亦有其他叛乱在教皇国北部 (Papal Legations)的波隆那、弗利、拉文纳、伊莫拉、费拉拉、佩萨罗和乌尔比诺发生。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满整个教皇国北部,他们新成立的当地政府宣称建立了一个统一个意大利国家。
    在摩德纳及教皇国北部的革命引发帕尔马公国的类似活动,大公国亦采用了三色旗;拿破仑一世之妻,帕尔马的玛丽•路易莎女公爵离开了城市。
    发生叛乱的省计划统一为Province Italiane unite(统一的意大利省),当时的教宗国瑞十六世向奥地利求助以对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奥地利没有意图让意大利的问题自由发展,而且不会忍受法国的干预。路易•菲利浦拒绝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国居住的意大利爱国人士。
    1831年春天,奥地利军队开始进军意大利半岛,慢慢镇压每个发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结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运动,并捕获了其领袖,包括Menotti。
    [编辑]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1848年1月,革命骚乱开始在西西里岛发生。不久,革命扩展至整个欧洲。1848年2月,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告成立。骚乱无可避免扩展至意大利,事实上革命者亦强迫大部分意大利统治者实行君主立宪,而在米兰和威尼斯的起义亦暂时驱逐了奥地利人。
    不久,萨丁尼亚王国国王卡洛•阿尔贝托认定统一意大利的时刻已经来临。宣称“意大利会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奥地利宣战。在同年7月24日的库斯托扎战役中,他迅速被奥地利元帅约瑟夫•拉德斯基打败。双方很快便达成停战协定,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个伦巴底-威尼斯大区,但威尼斯得以幸免,圣马可共和国在达尼埃尔•曼宁领导下于威尼斯宣告成立。

    RispondiElimina
  11. http://zh.wikipedia.org/zh-hans/%E6%84%8F%E5%A4%A7%E5%88%A9%E7%B5%B1%E4%B8%80
    意大利统一

    意大利统一过程
    复兴运动(意大利文: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献将该统一过程称之为“复兴运动”)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间,将意大利半岛内各个国家统一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会过程。
    意大利统一开始和结束的确实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统一是随着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及拿破仑政权的结束而开始,亦随着1871年的普法战争而结束,尽管最后一批收复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圣日耳曼条约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国。
    目录
    [隐藏]
    • 1 背景
    • 2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o 2.1 烧炭党叛乱(1820年—1821年)
     2.1.1 两西西里王国叛乱
     2.1.2 皮埃蒙特叛乱
    o 2.2 1830年叛乱
    • 3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 4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o 4.1 1859年战争及结果
    o 4.2 千人远征团
    o 4.3 那不勒斯王国的倒台
    o 4.4 罗马问题
    • 5 第三次独立战争 (1866年)
    • 6 统一罗马
    o 6.1 1867年进攻罗马
    o 6.2 占领罗马
    • 7 近代意大利统一运动
    o 7.1 民族统一主义及两次世界大战
    o 7.2 在二战后
    • 8 参见
    • 9 注释
    • 10 参考资料
    由拿破仑统治的意大利共和国及其后意大利王国的成立令国内人民产生民族主义的思想。当拿破仑的君主政权开始衰落,他之前确立的其他君主尝试透过满足民族主义者来巩固他们的政权,为革命制造良好的时机。这些君主中包括向奥地利争取在意大利王国继任的意大利殖民统治者欧仁•德博阿尔内,以及要求意大利爱国者协助在其统治下统一意大利的若阿尚•缪拉(参阅 Proclama di Rimini)。
    随着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战败,维也纳会议正式召开以重新画定欧洲大陆。在意大利,会议恢复拿破仑时代前的各国独立政府,当中一些是直接统治的,一些则受欧洲列强的强大影响。不过,多个意大利国家内都有团体再次推动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众间点燃了的民族主义的火焰燃烧起来。当时,争取意大利统一被认定是与奥地利帝国及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因为它们直接控制着现时的意大利东北部以意大利文为母语的部分,同时亦是对抗统一的最强大的单一力量。奥地利帝国顽抗意大利半岛(以及帝国内其他地方)的民族主义思维——当时,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指“意大利”这个词语是单纯的“地理名词”(Geographical Expression)。艺术和文学思维亦转向民族主义,其中最著名的也许是亚历山大•曼佐尼的《约婚夫妇》I Promessi Sposi (The Betrothed)。有些人将这本小说当作对奥地利的统治的批评。无论如何,这本小说在1822年出版,并在其后数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标准化的托斯卡纳方言,这是作者深思熟虑后为了提供一种所有意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标准语言而作出的努力。
    支持统一的人亦面对教廷的反对,尤其在与给他们某程度上的自治权的教皇国建立邦联制失败后。当时的教宗庇护九世恐怕放弃当地的势力会令意大利天主教徒受迫害(Hales, 1958)。
    即使是希望见到半岛统一成一个国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团体亦不能就统一国家的应实行的制度达成共识。其中一个建议(约1847年—1848年)认为应在教宗的统治下建立邦联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团体希望建立一个共和国。但最后却由一个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及其首相加富尔掌握了统一意大利为君主政体的权力。

    RispondiElimina
  12. [编辑] 注释
    1. ↑ G. Thaon di Revel:"La cessione del Veneto - ricordi di un commissario piemontese incaricato alle trattative" (translation:"The cession of Veneto - memories of the piedmontese commissary for the negotiations"). Academic Press, 2002
    2. ↑ Beggiato, E.: "1866: la grande truffa" (translation: "1866: the great deceit"). Venice Academic Press, 1999
    3. ↑ De Cesare, Raffael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9: 444.
    4. ↑ De Cesare, Raffael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9999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9: 440.
    5. ↑ De Cesare, Raffael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9: 443.
    [编辑] 参考资料
    • The Risorgimento: A Time for Reunification
    • Women of the Risorgimento
    • Raffaele De Cesar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London (1909)
    • Pio Nono: A Study in European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E.E.Y. Hales (P.J. Kenedy, 1954)
    •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Modern World by E.E.Y. Hales (Doubleday, 1958)
    • Edgar Holt, The Making of Italy 1815-1870, Atheneum, New York (1971).

    http://www.hlj61.cn/llxt/gzqt/200803310051.htm
    如何认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1.自统一运动发端之日起,由于参加这一运动的意大利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和要求不同,在统一道路问题上形成两个不同派别,代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因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是始终贯穿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条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道路的胜利而结束。
      2.主张和实践“自下而上”道路的是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他们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他们在意大利各地进行了许多武装暴动和暗杀活动,但由于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忽视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因此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先后都失败了。民主派屡遭失败以后,意大利人开始把领导意大利统一的希望寄托于以加富尔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身上。自由派代表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害怕人民的社会革命会危及其私有财产,因而主张在撒丁王朝的旗帜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达到国家的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但由于力量不足和斗争的需要,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利用人民的力量。
      3.意大利各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促进了统一,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道路相结合、共同促进了统一的历史进程。

    RispondiElimina
  13. [编辑] 千人远征团
    1860年春季,意大利仅剩下四个政权,分别是统治威尼西亚的奥地利帝国、新扩张的皮埃蒙特-萨丁尼亚王国、教皇国及两西西里王国。加富尔并不急于统一剩余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对王国的经济负担会十分沉重,但事实却大出他的所料。
    当时,两西西里王国国王弗朗切斯科二世拥有15万人的军队。但他父亲的暴政,引致到国内大量秘密组织的出现,同时王国的瑞士雇佣兵突然被召回,因为瑞士的新法律禁止国民再成为雇佣兵。结果瑞士雇佣兵的撤退,引致到弗朗切斯科被逼要依赖他那支不可靠的本地人军队,意大利统一再次出现大好机会。在1860年4月,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及巴勒莫分别爆发起事,不过这些起事迅速被忠诚于国王的军队镇压。
    同时,尼斯人朱塞佩•加里波底对于法国吞并他的故乡极为不满,意图组织他的支持者去夺回这块地方。加富尔恐怕引发与法国的战争,游说加里波底转去协助西西里岛的起事者。1860年5月6日,加里波底于热那亚附近,集结他的1000多人的支持者,稍后登陆于西西里岛的西岸。
    加里波底的军队集结了被击溃的起事者,他们集结起力量并于5月13日击败敌军。3日内,登陆的部队增加了4,000人。5月14日,加里波底宣布他成为西西里岛的独裁者,并隶属维克多•伊曼纽尔的名下。经过多次胜利后,加里波底到达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5月27日,加里波底包围城市,同时城内亦发生大规模的起事,爆发激烈巷战。
    当巴勒莫爆发起事时,那不勒斯王国的将领,Ferdinando Lanza,带领25,000兵力到达西西里岛,并猛烈轰炸巴勒莫至废墟。在英海军的干预下,双方停战,那不勒斯军队撤退,城市归于加里波底。这次成功反映了那不勒斯政府的无能,加里波底的名声于众多意大利人中开始传播,他被视为国家英雄。那不勒斯朝廷之中,满布著怀疑、迷惑及沮丧。国王急忙召集大臣,并提议重启早前的宪法,但他们的努力最后还是不能重建国民对波旁王室的统治信心。
    巴勒莫投降后6星期,加里波底攻击墨西拿,城市于一星期后投降,加里波底完全攻下西西里岛。加里波底决定向意大利半岛进发,在英海军保护下渡过墨西拿海峡。雷焦卡拉布里亚的那不勒斯守军迅速投降。在向北前进中,民众对加里波底夹道欢迎,而那不勒斯的军事抵抗逐渐衰弱。8月18日、21日,那不勒斯的两个区域,巴斯利卡塔及普利亚的民众宣布并入意大利王国。8月底,加里波底到达科森扎、9月5日到达萨莱诺附近。同时,那不勒斯宣布戒严,9月6日国王集结了4,000仍然忠诚的军队,并退到沃尔图诺河。翌日加里波底与少量支持者,利用火车进入那不勒斯城,民众夹道欢迎他的来临。
    [编辑] 那不勒斯王国的倒台
    尽管加里波底轻易夺取那不勒斯城,但那不勒斯王国军队仍然控制沃尔图诺河。加里波底的25,000名非正规部队未能将那不勒斯国王从卡普阿及加埃塔的要塞中逐出,他必须取得萨丁尼亚军队的支援。
    但是,萨丁尼亚军队必须穿越亚平宁半岛的中部才能到达,但这些地区仍属于教皇治下。加里波底早前无视圣座的政治意志,宣布意图在罗马建立意大利的王国,但罗马仍然是教宗庇护九世的首都。天主教教会认为这是对其统治地区的威胁,教宗威胁对支持这个行动的人革除教籍。由于害怕加里波底会进攻罗马,全球的天主教徒开始对教皇国军队提供金钱及志愿者,并由一名法国将领路易•拉莫西埃(Louis Lamoricière)所统率。
    拿破仑三世干预及解决了半岛上的对峙。若法皇容许加里波底继续行动,极有可能会最终引致教皇国的灭亡,及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但是拿破仑三世可能与加富尔共同合议,容许萨丁尼亚吞并那不勒斯、翁布里亚及其他省份,而罗马及"圣彼得的遗产"的统治保持不变。
    萨丁尼亚的两个军团,进入了教皇国的土地,但他们的目标并非罗马,而是拿不勒斯。教皇国军队在拉莫西埃的统率下,抵抗萨丁尼亚军队,但迅速于安科纳大败及被围,于9月29日投降。10月9日,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到达并接掌指挥。教皇国军队已经无力抵抗他,南进道路再无障碍。
    加里波底不信任务实的加富尔,主要因为对方容许加里波底的故乡,尼斯被法国吞并。不过,他承认了伊曼纽尔对他的指挥。当国王来到塞萨奥伦卡(Sessa Aurunca)后,加里波底将他的权力转移给国王。他于泰亚诺(Teano)称呼伊曼纽尔为"意大利国王"后,陪同国王进入拿不勒斯。然后,加里波底退隐于卡普雷拉岛,并将统一意大利的工作留给了伊曼纽尔二世。
    萨丁尼亚军队的进展成功,弗朗切斯科二世败于沃尔图诺河、卡普阿陷落,他在军队保护下退守加埃塔。在他那位果断的王后,巴伐利亚的玛丽亚•苏菲亚女公爵的鼓励下,他进行了3个月的顽强抵抗。但欧洲各国拒绝协助他,加埃塔的军需及粮食短缺,并爆发瘟疫,因此守军被逼投降。尽管如此,一些忠于弗朗切斯科的乌合之众,在数年内仍然继续抵抗意大利政府。
    加埃塔的失陷,标志着意大利的统一接近完成的地步,只有罗马及威尼西亚仍未加入。1861年2月18日,伊曼纽尔二世于都灵召开了第一个全意大利的议会。3月17日,议会宣布,伊曼纽尔二世成为意大利的国王、3月27日,罗马被宣布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尽管此地仍未并入意大利统治之下。3个月后,加富尔逝世。
    [编辑] 罗马问题
    马志尼对于君主制存在长期不满,并继续坚持建立共和国。"解放自阿尔卑斯山以迄亚德里亚海"("Free from the Alps to the Adriatic,")成为座右铭,统一运动的目光聚焦在罗马及威尼斯上。但是这两地均有极大的障碍需要克服。对教宗的世俗权力挑战,将会遇到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反对,而且法军仍然驻守罗马。伊曼纽尔二世对于攻击教皇国,而引起的国际反响十分警惕,并反对其臣民参与这类目的的革命行动。
    不过,加里波底相信当他攻击罗马时,政府会支持他。由于对国王毫无行动而感到失望,他策划新的行动。1862年6月,他来到巴勒莫,组织志愿者发动战斗,并以Roma o Morte (Rome or Death,罗马或是死)为口号。墨西拿的守军,忠于国王的命令,阻止他们渡往亚平宁半岛上。加里波底的2,000人军队,转向南方并在卡塔尼亚出发。加里波底表示,他会作为胜利者进入罗马,或命丧于它的城墙下。他于8月14日在梅利托(Melito)登陆,并进入卡拉布里亚山脉。
    意大利政府对此行动没有支持,并对此反对。恰尔蒂尼将军派遣一个师去阻止志愿军。8月28日,两支部队于阿斯普罗蒙特山相遇。正规军不慎开火,而一些志愿军亦接着开火,加里波底立即禁止部下向同属意大利的人开火。志愿者遭到严重折损,连加里波底本人亦受伤,大部份人被囚禁,加里波底则被带到北意大利体面地囚禁,最后获释。
    同时,伊曼纽尔二世寻找更安全的方法,来夺取教皇国。他与拿破仑三世于1864年9月达成了九月协定 (September Convention),拿破仑同意于2年内撤出驻罗马军队。教宗同时扩张其军队,以便自我保护。1866年12月,最后的法军撤离罗马,尽管教宗尽一切努力挽留他们。法军撤离后,意大利全境从外国军队的占领下解放。不过不久之后,因为加里波底的进攻,而使法军于1867年再度驻军罗马。
    意大利政府于1865年,将首都由都灵迁到佛罗伦斯,召开了第一次全意国会。这个安排造成都灵很多不便,因为国王被逼要尽快离开城市,前往他的新首都。
    [编辑] 第三次独立战争 (1866年)
    主条目:普奥战争
    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帝国与普鲁士王国竞争在德意志诸国的领导地位。意大利王国抓住这个机会,企图夺回奥地利帝国手中的威尼西亚,而与普鲁士结成盟友。奥地利试图去说服意大利王国政府,接受威尼西亚为代价而不插手战事。然而,于4月8日意大利王国与普鲁士签订协议,意大利王国将取得威尼西亚。6月20日,意大利王国向奥地利帝国宣战。在意大利一统中,普奥战争被称为“第三次独立战争”,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独立战争之后。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催促引导军队渡过明乔河去入侵威尼西亚,同时加里波底率领他那支名为阿尔卑斯山猎人的志愿军去入侵蒂罗尔。意大利正规军的冒险以惨败告终。意大利王国陆军在6月24日与奥军于库斯托扎开战,意军遭受失败。7月20日,意大利海军于利萨海战中大败,海军损失惨重。意大利命运并未全部如此凄凉,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愿军于Bezzecca战胜奥军,并朝特伦托进军。

    RispondiElimina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